博物館延墻柜是博物館中用的比較多的一種展柜,它一般沿著墻體擺放,頂處可以碰到天花板,主要是柜內的墻面和底座用來陳列展示藏品,墻面展示平面作品,如畫作、紡織制品等;底座擺放其它單個獨立的展品,所以延墻柜的照明要兼顧二者的需求。
前幾年早期的處理方式是在頂設置光源,采用調光玻璃把整個展柜反射得很亮。由于只有一個光源,且亮度太高,層次感不強,和在太陽下曬沒什么區(qū)別,有些地方還會產(chǎn)生眩光。盡管亮度足夠,但單一的、沒層次感的光線不一定能與不同展品的特點相襯。
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出現(xiàn)了更好的解決辦法。首先從墻面照明入手,選用燈具均勻照射墻面,其次再考慮底部的突出照明問題。墻面的照明會為底部帶來一些亮度,這是反射和余光造成的,所以一定要選擇的燈具。還需要考慮投光的可調節(jié)性,因為底座的寬度大小不一,變焦燈具是個不錯的選擇,因為它可以根據(jù)不同情況靈活調整光束,應付不同展品的照明問題可以說是迎刃有余的。
解決眩光問題有兩種辦法:一種是從安裝方式上解決,在側板內側,光源照射方向與視線一致。另一種是在燈具上加防眩配件,尤其是對于需要采用多種投光方式的展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