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導讀]傳統電視行業(yè)的代表認為小米沒有做電視產品基因。
騰訊科技 范蓉 9月11日報道
在小米電視發(fā)布的官方照片里,有一張鮮花盛開的效果圖。智能電視對小米也許是一個可以期待的美麗未來,只是這次它的對手并不太容易對付。
小米發(fā)布智能電視5天之后,便迎來了電視機企業(yè)的還擊。創(chuàng)維與阿里巴巴合作推出了1999元智能電視,并在發(fā)布會上直指小米的產品還處在“石器時代”。
作為傳統電視廠商, 創(chuàng)維將小米47英寸電視和酷開42英寸電視進行了對比:前者2999元,后者1999元;前者采用V13面板,后者采用更高配置的V14面板;前者厚度8.4mm,后者5.9mmm。
家電企業(yè)不怕價格戰(zhàn)
本來就不太平靜的智能電視產業(yè)隨著小米的進入和創(chuàng)維的反擊,呈現出山雨欲來之勢。某種程度上來說,創(chuàng)維既代表自己,也代表電視機企業(yè)向外界傳遞了一個信息:在產品硬件上,他們并不懼怕小米。
在采訪中,傳統電視行業(yè)的代表甚至認為小米沒有做電視產品基因。即便是靠硬件賺錢,在大件商品的配送能力、售后服務上,小米的供應鏈的弱項在短時間內很難補足。
在價格上小米似乎也挑了一個不太容易對付的對手。幾乎所有電視廠家都忘不掉十幾年前的那場電視價格大戰(zhàn),因為它直接導致了大量的電視企業(yè)死亡。打價格戰(zhàn),如今活著的電視機企業(yè),大多是從當年的尸山血海里走出來的。
談到將價格定在1999元是否是針對小米智能電視2999元的定價,創(chuàng)維總裁楊東文表示,“1999的價格,我們不推總有人推。樂視、小米或許是另外一個互聯網企業(yè)。與其這樣,還不如我們自己主動”。為做到{zd1}價,電視機企業(yè)紛紛借助電商渠道控制成本,推出線上專售的電視型號。
學習小米的長處
“氣勢和輿論導向上不能輸給小米?!币晃回撠煵孰娖髽I(yè)高層此前向騰訊科技表示。據悉,去年家電企業(yè)高層多次拜訪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(微博),學習其在手機領域成功運作的“饑餓營銷+網絡銷售+成本控制”模式。
彩電企業(yè)擔心的正是小米把手機上成功的營銷模式復制到電視領域。海信一位產品負責人如此評價:“小米把自己的電視產品定位為年輕人的{dy}臺電視,這已經抓住了草根和年輕用戶的消費心理。”
目前,當智能電視的概念越來越熱時,電視機用戶中的年輕群體卻逐漸減少,而以小米和樂視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(yè),正通過“米粉”、“樂迷”等粉絲效應,將年輕觀眾進一步瓜分。
智能電視未來消費的主力軍是年輕用戶,電視機品牌也開始重視年輕人的審美和需求。今年上半年,傳統電視企業(yè)紛紛推出子品牌,包括TCL的Viveza、創(chuàng)維的酷開、康佳的KKTV。
“wq按互聯網的思維來運作,我們已投入了幾千萬元。”康佳集團總裁劉鳳喜公開表示。
“按興趣、是否追逐潮流等標簽進行了細分和定位目標人群,制造流行度與話題,依靠社交媒體和自媒體造成粉絲效應?!边@是一位彩電人士在學習小米營銷之后的心得。有些電視企業(yè)還專門針對小米互聯網營銷和傳播思路進行分析,成立新媒體公關小組,利用自媒體、微信、微博來吸引年輕用戶。
在彩電企業(yè)眼里,小米是一個善于制造故事的企業(yè),無論是雷軍被刻畫成的“雷布斯”,還是小米的各種新聞,都成為新聞熱議話題和談論對象。在歷次的新品發(fā)布中,小米往往會借用其供應商的品牌聲譽進行宣傳,包括這次產品宣傳中的“使用LG/三星屏電視”,這些策劃和小米的經典案例也成為電視機企業(yè)模仿對象。
“借助阿里,抨擊小米”。至少,在創(chuàng)維酷開新品發(fā)布會的當日,他們的產品和“1999元”這一標簽已經成功在互聯網圈引起了關注。發(fā)布會當日,有著“創(chuàng)維抨擊小米電視”的微博就已經轉發(fā)了上千條,而在此前,家電企業(yè)的熱點話題在微博上的傳播度微乎其微。返回騰訊網首頁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