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以食為天,自古以來糧食就是立國之本,一個國家的經濟、國防能力與他的糧食儲備有一定的聯系,全國的大部分地區(qū)都是有足夠的生產能力,但是也避免不了一些土壤貧瘠不是和生產的地方,“糧食安全,除了生產外,您最擔心的是什么?”遼寧產糧大縣的領導回答記者說:“儲糧!”他舉例說,過去城鄉(xiāng)居民家中的米缸和谷囤戶戶可見。如今,居民儲糧規(guī)模急劇減少。儲糧不足,儲糧不好,將會嚴重影響國家糧食安全。
有關調查資料表明,我國絕大多數城鎮(zhèn)居民家中的臨時存糧,已經從原來的50~100公斤銳減到現在的5~10公斤;絕大多數農村居民家中的臨時存糧,已經從原來的人均400公斤銳減到現在的200公斤左右。
儲糧和儲好糧的重任,已經歷史地落在了國有糧庫的肩上。今年全國兩會前夕,記者為此進行專題采訪調研,對科學推進國有糧庫升級改造,構筑糧食安全的現代倉儲物流等新舉措、新實踐,有了許多新的認知和感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