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當我們走進故宮博物館參觀時,不僅會被奇?zhèn)サ慕ㄖ?、各類珠寶深深吸引,同時也會在擺放于各個宮殿前的大銅缸發(fā)出由衷的感慨。這些大銅缸雖沒有珠寶玉器那樣玲瓏剔透,但它渾厚的體積,富麗的外表,給每個參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這些銅缸都是明清時期鑄造的,由當時清廷內(nèi)務府營造司管理,1.2米口徑銅大缸批發(fā),按照規(guī)定擺放在庭院的宮殿前和后宮的東西長街上,是皇宮中備作消防用以盛水的器皿。這些銅大缸大都是鐵式青銅制成,也有極少的鎏金銅缸。大銅缸口徑1.6米,每口約重3392公斤,小銅缸口徑1.28米,每口約重2166公斤。這些銅缸制作工藝精美,外表富麗堂皇,不僅用來防水,也是皇宮中不可或缺的陳設品。
銅大缸制作,找乾虎銅雕。



乾清門外兩側的10口大鈾缸格外引人注目。大銅缸金光閃閃,在紅色宮墻的映襯下,赤行富麗堂后皇,氣熱血甚壯。然而,這些大銅缸和大鐵昔日皇宮卻不是裝餓用品,而是用來貯水的防火用具。缸內(nèi)平時注潢汪水,隨時可以滅火。到了冬季,為了防止結冰,專有內(nèi)務府太監(jiān)負責在缸外套上校風套保溫并加蓋,缸底還要烯起炭火,直到來年春暖時才撤火。故宮博物館成立以后,為防止缸內(nèi)積水,在缸底均鉆有漏水孔。
定做銅大缸,找專業(yè)的銅大缸廠家。


故宮內(nèi)的大缸,又稱“門海”。按質量可分為銅鎏金吉祥缸、“燒古”青銅缸和鐵鑄大缸三類。一類為銅鎏金吉祥缸,是比較貴重的,在故宮內(nèi)的太和殿門前,就陳列著這種鎏金大銅缸,每尊高1.2米,銅大缸,直徑1.63米,缸的上部外表面均銘刻著“大清乾隆年造”的字款,大缸的兩側飾有獸面紋鋪首環(huán)耳。第二類為“燒古”青銅缸,全部為清制造,其外表油墨锃亮,非常雅致,在景運門和隆宗門前各有一對這樣的大缸。第三類為明制造的鐵鑄大缸,古樸素雅。
故宮內(nèi)的殿宇樓閣均為磚木結構,很容易著火,一旦發(fā)生火災,如果不能及時撲救,火勢就會迅速蔓延,把這座輝煌建筑傾刻間化為烏有。為此,紫禁城的建設者們對防火特別重視,在宮殿前設置了這些“門?!薄?/span>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