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料膏滋好不好,普通人怎么辨別
“太難吃了,吃的都想吐”,“熬的阿膠一吃就上火”,“每年都花大幾千熬阿膠,吃了一點用都沒有,感覺這錢wq浪費了”……
很多人在跟我咨詢時都會這樣吐槽。我們吃補品,都希望買好的,zz的,但怎么才算好呢?選最貴的?選mp嗎?我們往往存在好多這樣的困惑:
為什么同樣的食材,效果不一樣?
為什么同樣的配方,效果也不一樣?
為什么同樣的工藝,效果還不一樣?
膏滋的質量由制作膏滋的每一道環(huán)節(jié)組成,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不到位,都有可能影響到膏滋的質和量。
因此,上好膏滋必須符合三個標準:
好膏滋,必先有好方
中醫(yī)最講究配方,不是隨便選幾味藥材放進去那么容易,更不是誰都能開的。中藥的效果不是1+1=2,有可能是1+1=0,也有可能是1+1=5,這就是中藥奇妙的地方。好膏滋通常都是大復方,由十幾甚至幾百味中藥,科學配伍而成,所以才會有“一勺膏滋,十碗藥”的說法。
【調氣血——旗黃膏】
以阿膠、枸杞為君藥,佐以桑葚、桃仁、核桃仁等。阿膠是bx養(yǎng)血{zw},桑葚能調理血虛精虧,桃仁可以hx祛瘀,這幾味藥都側重于從根源上調理女性氣血虧虛。
【bs——旗黃養(yǎng)源膏】
以黃精、人參為君,填精bs、升陽補虛;茯苓、山藥、枸杞子為臣,固精縮尿,yq培本;佐肉桂、覆盆子、芡實、陳皮,健脾胃,潤肺燥,益腎精;以蜂蜜為使,調和諸藥,蜜煉成膏。
【安眠——旗黃安舒膏】
復方7合1,酸棗仁主煩心不得眠、茯苓安魂養(yǎng)神、甘草可調sm煩熱、百合潤肺、生姜溫經止痛、蜂蜜rz,綜合根本調理sm問題。
好膏滋,必用道地藥材
道地藥材是膏方之本,方子不靈主要是因為藥材不道地。所謂“道地藥材”,是中醫(yī)藥界對經過長期實踐,品質和療效都比較突出的好藥材的習稱。
選藥材看似很簡單,有時zz產地的都不一定品質就好,這年頭要想挑到真正道地、品質過關的可不容易。不僅要用眼睛細看,還要用鼻子聞、放到嘴里嚼嚼,必須從產地、年份、色澤、氣味、味道等各方面把關。
好膏滋,還需要有好工藝
膏滋的制作工藝已流傳千年,工序繁雜,要求極為苛刻。
通常一瓶膏滋制作好,需要歷時7天左右,耗費4.3公斤藥材,經過八大環(huán)節(jié)。
1、將中藥材入水并浸沒7~8小時;
2、把浸過的中藥材放入煎藥湯的銅鍋,加水至原藥以上500px煎汁,頭汁時間為2~3小時,二汁時間為1~2小時,按藥量多少而定;
3、對煎成湯汁的中藥材(頭汁、二汁)加壓榨取藥汁,二汁合并靜置,放置6小時以上沉渣,過80~100目篩(所謂80目就是這個篩子每平方厘米有80個小眼,這是來判斷篩子粗細的標準,100目篩眼相當于我們吃的最精細面粉的大小)
4、用武火對過濾后的濃汁進行熬煉,把取出的藥汁放入化膏用的銅鍋;
5、放入用黃酒浸過的東阿阿膠,還有煉制過的蜂蜜化烊;
6、把化膏后的濃汁,用80~100目銅篩再次過濾,放入收膏用的銅鍋內;
7、當藥汁見少,用文火收膏,并通過攪棒試膏,至滴珠或排旗為宜;
8、{zh1}將膏倒入專門的膏滋瓷罐中,放進冷庫保存。
一般人要怎么鑒別呢?
{dy},一拉成絲,好膏滋倒出來的時候是綿綿不斷的一條水流,不會像倒水一樣;
第二,色澤透亮,好膏滋對著燈光看,是像鏡面一樣的,光滑明亮,看起來賞心悅目;
第三,無任何雜質,一勺膏滋放入白瓷碗,加溫開水慢慢攪拌,能夠迅速溶解并且清澈干凈;
第四,無防腐劑,靠工藝做到自然條件下存放幾年不腐,真正的好膏滋是不用放冰箱的,只要不滴入生水、取用膏滋的勺子是干凈、干燥的、蓋子蓋好,常溫保存是不會變質的,不會泛砂(無糖結晶析出)。
第五,口感甜潤,易于入口,好膏滋用溫水化服,口感微甜,{jd1}不會有焦臭異味。
一料上好的膏方,既有質,又有量,真正辨證施補、藥效高倍濃縮,一般吃2個月左右的量,就能夠起到“有疾者得治,無病者早防”,zl與保健兼有的功效。